报告人简介
杨志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台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94-2004年间先后应邀赴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日本电波研究所、日本国立天文台、美国Ohio州立大学和加拿大国家资源部,开展天文地球动力学与空间大地测量国际合作研究;先后参与并完成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基金等,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及国际工作报告近120篇、科普文章30余篇。现任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理事会理事、科学社特聘专家、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主任、上海复旦附中《基本天文学及其进展》选修课外聘指导教师、上海市科学家科普讲师团讲师、普陀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宝山区天文科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老科协上海分院工作委员会成员等;过去的近20年中先后面向大中小学学生和社会公众作各类科普讲座和学生科创研究辅导报告500余场次;2014-2020年先后两届被聘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获上海市2020年第十三届大众科学奖提名奖、2021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者奖、2022年上海市十四届大众科学杰出人物奖、2023年度中国科协最美科技志愿者先进典型奖等20多个奖项。
内容简介
报告简要回顾了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Frank D.Drake突发奇想,用26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寻找外星智慧生命,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于1985年先后成立了51和53专门委员会的发展历程;结合自上世纪中后期至本世纪初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先后在银河系中探测到了共计一百多种的有机分子,这更坚定了天文学家的观点,即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来源于宇宙、生命在宇宙中应是广泛存在的,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报告对我国探月工程的成果作了简要回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迄今为止人类对火星探测的进展及未来我国和国际上将要对火星开展的进一步的相关工作,以便证实生命曾在火星上存在的历程。报告最后回顾了开普勒望远镜在过去近九年中的探测成果、讨论了我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用人工智能识别系外行星的方法、期待中国地球2.0计划的早日实施、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寻找第二地球将会带来新的前景并增添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