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沪桂科学家十年合作,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获原创性突破

2024年11月16日 卓越学术 生态+

  中国是拥有广阔红树林湿地的国家之一。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保护区东部的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考察时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欧宝官方-(中国)网站首页团队在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上获得一系列原创性突破,成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低滩向海上森林的华丽转变!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绝大多数红树植物终年常绿,之所以被称为“红树林”,原因在于这些植物的树皮及木材中富含单宁酸,当单宁酸氧化会显现出红色,从而赋予了红树林这一名称。

  红树林主要存在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的海岸线上,形成坚实的天然屏障,在抵御台风大浪侵袭、高效存贮海岸“蓝碳”及加速滩地淤高和向海伸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守护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平衡。

红树林 戴志军摄

  然而,如此重要的海洋热带森林,在过去的50年间,由于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20%~35%大面积退化或死亡。1973年以来,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约43%。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受限于红树林修复生境改造、定植空间及育苗等技术瓶颈,南方各省进行了红树林生态修复,但成效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其生态系统健康岌岌可危。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欧宝官方-(中国)网站首页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戴志军教授及其团队携手北部湾大学黄鹄、王日明教授,历经十年潜心研究,在红树林苗木培育、移植栽培、种植地生境改造与种植后养护技术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不仅攻克了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技术瓶颈,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 十年求索路 打破修复魔咒


  2013年7月,戴志军第一次踏上广西茅尾海这片全国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树林区,发现了该区域岛群蚀退严重,大范围红树林因树根裸露而倒伏,侵蚀陡坎触目可及。尽管进行了人工定植修复,但红树林成活率普遍较低。

  在深入开展实地考察,并与当地保护区护林员交流后,戴志军很快便发现问题所在。“这是红树林定植的世界难题,一是生境家底没摸清,二是通过立管、无纺布种植等技术,营林成活率低于50%,富集污染的虾塘营林率低于30%。”

  “一年生、二年死、三年死光光”,是束缚红树林成活率极低的魔咒,“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一年种100棵红树林苗,到第二年可能会死大半,第三年所剩无几。”戴志军说。

  通过对不同省份数十个人工定植红树林长期蹲点考察,戴志军发现“魔咒”的本质之一是红树林根系受到损害。

  譬如,虽然初种红树林时叶片绿油油,但其根系可能已经受到伤害,只是因其可依靠消耗体内营养而保持良好状态;第二年大部分叶片变黄色,部分凋零,实际是足够的养分难以通过受损根系提供给植株正常生长的需要。

戴志军教授带领团队在防城港红树林区布设仪器采集红树林生长环境要素信息

  为验证戴志军提出的观点,团队成员王日明教授通过采集上百个不同年龄的人工苗发现,第二年的人工苗部分根开始发黑,第三年的人工苗根完全腐败变黑。

  那如何解决该问题呢?团队另辟蹊径,提出了本地红树林胚胎大钵育苗、根系无损移植与聚集定植的营林新模式,特别是成功研发的可抵御波流联合动力影响的胚胎-幼苗栽培模式。

  这不仅提高红树林成活率,同时也拦截漂浮水体的红树林胚胎,使其着床发育,缓解苗木数量匮乏与补种的问题,为红树林规模化种植提供有力保障。戴志军把这一团聚结构生动地比喻成“抱团取暖”。

红树林无纺布移植与立管移植成活率现状


  • 创新“奇招”频出 新模式增效显著


  将原有红树林栖息环境改为养殖塘是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的重要缘由之一。但将养殖塘“退塘还林”,其难度与复杂程度远高于宜林裸滩的红树林营造,尤其是将普遍处于中高潮滩位,且底泥污染极重的虾塘恢复为红树林,这在技术上似乎是不可能。

  面对现实的严峻挑战,戴志军教授在孔雀湾高位虾塘实现“高能”的科技成果转化,将动力-沉积-地貌-生态四大要素有机结合,带领团队独创性地构想出“虾塘适宜红树林定植的客土甄选”“近自然滩-沟系统塑造”及“抱团取暖式红树林移植”等成套技术体系。

  团队已修复了钦州湾金鼓江孔雀湾废弃虾塘80余亩,定植的红树林历经三年仍保持成活率95%以上,达到可节约红树林保护修复总投入30%~60%的显著效果,堪称“孔雀湾模式”奇迹。

孔雀湾废弃虾塘恢复为红树林示范模式


  • 向海要地 低滩变森林!


  长久以来,红树林在低中潮滩不可宜林,成为限制红树林向海拓展的又一魔咒,也是戴志军科研团队的研究重点。

  在海平面邻近区分布有广泛低滩,能否在广袤的低滩非宜林区种植生长出红树林呢?“这听起来让人匪夷所思,但或许就是解决当前全球红树林修复生存空间难题的关键。”戴志军说。

  团队前后在广西最大的河口南流江出海口的七星岛进行十几次科研实验,提出“基于滩地水沙变化进行竹垄设计,创建红树林前缘低滩宜林生境”的创新观点,研发出“近自然红树林生境改造与生态修复技术”。

  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设计的竹垄不但将低滩淤积速率提高约1.5倍,让竹垄间距可成为爬行动物的生态廊道,同时竹垄通过拦截悬浮于水体的红树林胚胎,让其沿竹垄发育成林。

  该技术通过三年实验,已经使南流江口约180亩非宜林低潮滩几乎都生长了纯自然红树林,极大地节约人工种植红树林成本,成就了南流江口七星岛低滩非宜林地成林的案例,被称为“七星岛模式”。

  “七星岛模式”亦被应用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平陆运河出海口沙井岛的红树林修复与非宜林地营林。

七星岛红树林前缘非宜林地营林示范模式

  项目期间,科研团队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野外踏勘,仅2020—2024年五年间,累计踏勘时间就达到年均2个月,先后与森拉克台风、狮子山台风及圆规等台风“碰头”,身藏茂密红树林而不知其方向、深陷泥滩而不知其所措……南方虽无大雪漫天,但豪雨与浪花、饥渴与炎热常常系于一身。

防城港簕山古渔村潮滩上,戴志军正小心翼翼地将缠绕在红树林的渔网解开

  凭借着不怕苦、不服输,敢于挑战红树林定植关键技术难题的精神,他们聚焦突破育苗-种植-定植-示范各环节上的关键问题,交叉生态学、动力地貌学及沉积动力等学科,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修复策略,也标志着我国在红树林生态恢复与保护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都已被证明将带来显著的现实效益。

平陆运河出海口沙井非宜林地改造实验现场

在香港米埔红树林进行地貌观测

  “红森林是非常有灵性的,有极为罕见的植物“胎生”,还能在数次潮汐涨落中屹立不倒,”戴志军说,“我常常把它看作是海滨守护精灵,而不只是一种植物。”

  “随着科研与实践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曾经受损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将逐步恢复生机,为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重要力量。”戴志军表示,“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修复,更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客户端|沪桂研究团队10年合作,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获原创性突破

科学网丨红树林守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他们守护红树林

中国新闻网|中国学者突破技术“瓶颈” 科学高效生态修复红树林

文汇报客户端|低滩变森林!上海科学家打破魔咒,高效修筑“海上森林”

上海科技报 | 走向潮滩,科学高效修筑“海上森林”



来源|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采访|吕安琪 编辑|吕安琪  毛宇彤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