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上海西郊农民画,特别是其浓厚的传统气息和淳朴静美的人文民俗。有人说,上海西郊快速城市化,已经没有农民,哪来的农民画?此言差矣。西郊农民画承载着西郊农民故土难舍的一份情怀与挚爱,更是民俗学家和人文学者学习和研究社会的一份难得的城镇化记忆样本。
2015年我撰著《中国民俗学通论》指出:“民俗是什么?就是一方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习俗,一方土地上的人以及人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成果。传统的对于‘民俗’浅表性理解的认知必须颠覆。我很想以‘土地记忆’这个词来替代以往‘民俗’的研究范式。”
关于土地记忆,我初步的看法是,承载着一方土地之上的人的文化活动,包括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的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能够被传承下去,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又能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记忆。所以,“土地记忆”的研究,不仅与民俗学、人文地理学息息相关,更与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彼此渗透。当然,还需要开阔视野,推动中国民俗学融入世界史学新潮。
上海西郊,在上海元代置县前就涌现出黄道婆这样杰出的纺织革新家,“衣被天下”“提花踏布”,花色品种千姿百态,在植棉和纺织方面,历来是通过“娘传媛”的家庭传承方式而代代相传。而民间土布所织出的图案也十分精致,凝聚着西郊劳动妇女的艺术创新性和审美创造。几个世纪以来,它不仅解决了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穿衣问题,也给民众带来了生活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元代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新泾地区印染技术的提升,人们逐渐就开始做出一些花样,通过白色染料的印染,线条简洁明快、圆润和谐,构图对称平稳,具有古色古香的传统特色,这是早期农民以蜡染绘画起步的源头。随着岁月更替,图案越来越复杂,所绘图案大抵以农村生活的劳作、家庆喜事和岁时节日为主题,这种状况到明清时代逐渐进入鼎盛时期。此后伴随机械纺织印染技术的发展,机器取代了手工,蜡染绘画、手绘年画,因效率难以适应时代,逐步销声匿迹。
但一时沉寂并不意味消亡,事实上西郊农民的传统手艺一直在民间延续。上世纪70年代以后,新泾地区的青年画家首先看到了新泾蜡染绘画、手绘年画的艺术价值,继而提出了改良与变通的意向,先继承传统,再逐步发展。于是出现了一系列以新泾地区农村田野风情、民俗风情为基本题材,以水粉为颜料,具有重彩浓笔、线条流畅、人物夸张特色的绘画作品,正是这场变革,导致“新泾彩墨画”的出现。可以说,70年代的彩墨画是土地记忆直接的衍化与传承。到90年代,西郊农民画脱颖而出,以乡村田野、民众生活和劳作场景为基本素材,拓宽了农民画的创作路径,浓重色彩中透出中国彩墨画艺术风格和西洋油画机理笔触的结合。如今,西郊农民画作品远销欧美,其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见微知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这种守正创新的正气与锐气。
阅读原文
作者丨仲富兰(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欧宝官方-(中国)网站首页非遗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来源丨人民政协报
题图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