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徐默凡:把“装腔”进行到底

2023年10月11日

  随着《装腔启示录》的热播,“装腔”这个词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不精致,就刻意假装精致,直到你真的精致。不自信,就努力强行自信,直到你真的自信。”“装腔”从此和“装腔作势”划清了界限,似乎变成了现代人提升自我品位的一种不懈努力。

  “腔”就是“腔调”,换个文雅点的说法,就叫“格调”。美国学者保罗·福赛尔1992年写过一本《Class》,1998年被翻译成《格调》,在中国畅销一时。副标题“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很好地解释了什么是“腔调”,概言之就是表征了上层社会卓越品位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做派,一种风格,一种气场,绝不等同于财富、权势和地位。另一个与“装腔”形成互文的流行语,是当下时尚界追捧的所谓“老钱风”。其由来,是所谓累世传承的“老钱”会鄙视辛苦创业的“新钱”,“盖茨比”虽然“了不起”,但仍被视为“镀金时代”的暴发户。然后,还要看花钱的做派:可以顿顿山珍海味,却为了健康只吃有机蔬菜;能够天天司机接送,却为了环保常骑单车出行……

  因为“腔调”只关乎品位,才有了“装”的可能性。一掷千金学不来,买点手工打磨的小众物件还是力所能及的。而且“装腔”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领域,只要张口陀思妥耶夫斯基,闭口维特根斯坦,早上读圣经晚上背诗经,就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于是洛阳纸贵,读《格调》也成为有格调的标志。该书在2002年、2011年、2017年三次重新出版,足可证明,不管是对“装腔”有需求还是有好奇,不同时期的读者显然有着高涨的热情。而对比之下,作为“装腔”指导力的文化供给,似乎倒显得有些乏力与落后了。

  所以万能的互联网就有了各种类型的“装腔指南”,有牛肉装腔指南、男士发型装腔指南、马克杯装腔指南、Web3装腔指南……只有想不到,没有装不到。这其中当然有一些极尽讽刺之能事,但也有不少是在真诚地出谋划策。

  严肃专家为了普惠大众,也把自己的独门秘技倾囊相授。2016年,两位英国学者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How to Sound Cultured》。国内也不再遮遮掩掩,堂而皇之地翻译为《装腔指南》。这本书用极简风格勾勒了228位文化名人的经典事迹(平均每人几百个字),以供读者在高雅场合“漫不经心”地用作谈资,可谓贴心贴肺之作了。

  虽然有了各类指南,但“装腔”其实还是很难的。三代出一个贵族,腔调是情不自禁而举重若轻的,需要长期熏陶。一旦要“装”,它就成了意识的中心,聚光灯之下难免把“清水出芙蓉”搞成牵丝攀藤,拖泥带水,把“天然去雕饰”搞成捉襟见肘,扭扭捏捏。而且在各种“装腔指南”里,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腔调”本来源于特立独行的个性,而这些个性一旦被归纳为标签,成为批量模仿的对象,就变成了烂大街的“媚俗”。更何况,如果炫耀知识经验多少还能跟“终身学习”的积极意义沾上边,那么透过物质消费来确证身份认同的“装腔”,实在是有些虚张声势。由此所产生的优越与鄙视,深究之下,都不过是虚空。这也就难怪《装腔启示录》的一众CBD男女,会在一场场“装腔”交锋后,感到疲惫与无可奈何。

  装还是不装,这是一个问题,答案也许在心理学里。

  心理学有一个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认为“自我存在于别人对我的看法之中”,而别人的看法则是你想象出来的结果。所以,那个野性不羁的“本我”不是“我”,那个完美无瑕的“超我”也不是“我”,“我”就是那个自己努力表现出来,并且自认为已经被大家所接受的形象。

  这样一来,关于“装腔”的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发掘全新的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装腔”呢?不是谋求合群,不是角色扮演,而是一个寻找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我们装的什么“腔”呢?当下大众越发清醒——不是上流社会的腔调,不是文化精英的腔调,而是认为自己应该有的腔调,是对自我进行的一种合理想象。我们怎么“装腔”呢?不是模仿别人言行,不是营造虚假人设,而是在别人凝视下,做好那个理想的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谁又不是在“装腔”呢?更何况,今天的装是为了明天的不装,把“装腔”进行到底,是为了逐渐就能够不装而自成腔调。


阅读原文


作者丨徐默凡(欧宝官方-(中国)网站首页中文系副教授)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