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野外探险纪录片,它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纪念一段跨越时空的承诺,更促成一对父女重拾亲情。
纪录片出自国内知名影视人类学家、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湘晨之手,他曾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特殊贡献奖”等一系列国内外重要纪录片奖项。其代表作《太阳部族》《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山玉》《大河沿》《驯鹰人》《阿克希:最后的游吟》等,凝结着导演常年扎根西部留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心血。新世纪以来,这些具有文化厚度和影像质感的纪实作品也成功登陆国家地理频道等海外主流媒体,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海报。
本届上海电视节展映的《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是刘湘晨导演行走帕米尔高原二十余载的告别之作。
2019年夏,导演在65岁生日之际,集结一群学者、文人和探险家,带着特殊的使命开启了一段通往新疆乔戈里峰的朝圣之旅。然而,这位深耕人类学民族志纪录片创作的学院派大师,却一改往日客观冷静的拍摄风格,不仅将镜头对准自己,还将远在上海读博的女儿刘贝贝,硬生生地推上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总长4166公里的世界顶级户外路线。全片跟随刘贝贝的视角,带着她对父亲的不解和好奇,一路探究“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守望?感悟所谓的“家人”承载着一份怎样的情感?
纪录片以线性结构展开,镜头真实记录了科考探险队从新疆喀什出发,奔赴喀喇昆仑山脉乔戈里峰的征程。除了摄制组,一行人还包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科考队队长巫新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穆桂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王建民等一众学界和业界精英。顶配的团队和顶级的线路,注定了这是一趟学术含金量高但风险系数也大的文化苦旅。
全片内容按主题可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古遗址巡礼、高原走亲戚和挺进乔戈里。随着一路地理环境的复杂化,行进方式也从越野车穿越荒漠转为骑骆驼穿行河谷,最后徒步攀登冰峰。难度系数不断加码,堪称现实版西天取经。
旅程之初相对顺利,除了户外菜鸟刘贝贝出现了对高海拔的生理排斥,整个团队沉浸在古丝绸之路的光辉之中。帕米尔高原自西汉起便是华夏通往西域的门户,石头城遗迹、黑白石寨遗址、公主堡、吉日尕勒古驿站等历史印记见证了千年以来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波澜壮阔。刘贝贝虽然嘴上抱怨着父亲对她高原反应的淡然,也质疑着此行的真正目的,但当她步入西部壮美辽阔的自然画卷,聆听巫新华教授博古通今的讲解时,那些被大漠风烟浸润的丝路历史突然变得鲜活起来。站在绵延400公里的瓦罕走廊入口(南瓦根基山口),亲眼见证连接欧亚大陆文明的大通道,刘贝贝由衷感叹:“第一次体会到,那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不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么!
一行人抵达依力克苏牧场后,父女俩便开启了探亲模式。片名《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背后的故事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1996年,刘湘晨导演第一次踏足帕米尔高原拍摄《太阳部落》,记录塔吉克族人的高原游牧生活和文化习俗。拍摄期间他与热斯卡木村的吾守尔·尼牙孜爷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并在日后的来往中建立了家人般的关系。在父亲“缺席”下成长起来的刘贝贝眼中,“热斯卡木才是我爸的家”。
2015年吾守尔·尼牙孜爷爷去世,导演未能回来送行,留下了人生遗憾。此次他以长子的身份回家祭奠老父亲,并将女儿介绍给牧场的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亲吻手背和宰牲待客的上宾之礼,无不透露着亲人重逢的激动和喜悦。谁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才是亲情的现实写照?在这片贫瘠的高原上,透过刘贝贝的视角,见证了父亲与牧民之间最纯粹、真挚的情感,重新审视“家人”的定义。
影片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幕是静默的导演父女带着摄影机站在吾守尔爷爷的老宅中,天光从屋顶泻下,如星辰般洒落。与之交迭的是2013年吾守尔爷爷生前(彼时115岁高龄)的影像。在神秘、悠远、苍凉的“木卡姆”音乐烘托下,祖孙三代仿佛跨越时空,驻足相望,一切思念,尽在不言中。导演用富有诗意的蒙太奇,诠释出“心之所向,魂之所归”的意境。
刘湘晨导演希望儿女们能守护并延续这份珍贵的情感,他选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在他们心中埋下重聚的种子。未来只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谁都没有权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苛求下一代承担责任、兑现承诺。至少在重聚的当下,观众和刘贝贝一样,真切感受到岁月渐长的父亲的良苦用心。
在行程的后半段,导演带上两位塔吉克重孙,与团队一起向着他们心目中的圣山——乔戈里峰进发。此行的高光时刻将是在那座被誉为“万山之父”的喀喇昆仑山脉主峰下,兑现与吾守尔爷爷的诺言——父亲会守候在路口等待儿子的归来。要达目的地,必先穿越地形险峻、气候严酷的克勒青河谷。一行人只能靠骆驼和马负重前行,不久便遭遇了第一场危机。有户外经验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高级编辑骆娟在攀爬中意外跌落,头部和身上多处受伤。这位与刘贝贝一路相伴的知心大姐,不得不提早告别团队,回城接受治疗。阴影笼罩着全体队员,风餐露宿于群山荒漠之间,究竟为哪般?
然而,女性的坚韧总是让人出乎意料,又觉得情理之中。几日之后,不甘心就此放弃的骆娟带伤归队,给团队的男士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导演在各类采访中反复提到带女儿体验生活的初衷,是希望年轻人能从自己的角度读懂这片土地。刘贝贝身边的每一位前辈似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她,想要读懂这片土地,只有用双脚去丈量;想要看到最美的风景,必须有超强的信念和坚韧意志。对于每一位踏上这趟旅程的人来说,都是一场身心的历练。
重拾信心的团队继续向着河谷深处的杜滨辛加营地进发。然而,七月的克勒青河谷正逢涨水期,驼队被冰山融化后汇聚的河流生生挡住了去路。面对水势湍急、冰凉刺骨的河道,连经验丰富的驼工们都没有把握能安全渡过。主人公们的西行之路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刘湘晨导演既有非过不可的理由,也有需要坚守的安全底线。作为团队的灵魂人物,他掌握着团队的命运。
自古以来,渺小的人类在一次次冒险中获得与自然的亲近。导演想在高原的告别之行中实现他与老父亲的承诺,就像身负重伤的骆娟无论如何都要走完她的旅程。这并不是一场生命的豪赌,而是一场信念的抗争。山川似有灵,乔戈里峰如父亲般庇护着仰望他的孩子们。最终凭借经验和决心,团队顺利过河,抵达终点。
然而,自然环境对西行团队的磨难似乎永无休止。在这片生命禁区里,朝圣者们的脚下是碎石,身后是悬崖。气候的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原有的登山路,不复存在。人类坚持挑战冰峰的意义何在?或许只有当主人公们站在5100米的营地仰望高大雄伟的乔戈里峰,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世纪前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留下的那句传世名言:“因为山在那里”。对于帕米尔高原的子孙们来说,见山如见父。乔戈里峰就在那里,如伟岸的父亲一般,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
观众在银幕上见证了父爱如山、见山如父的高原传奇。通常在纪录片中观众只能看到镜头前的故事,而镜头背后的精彩似乎独属于导演。《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让人耳目一新之处,恰恰在于对纪录片叙事维度的拓展。刘湘晨导演将他与牧民们的情谊、乔戈里之行的摄制,和与女儿的交流,分享于银幕之上,并借助女儿的视角,讲述一场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这部纪录片与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热门展映片《磁性大陆》中的导演感性之旅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凭借纪录片《帝企鹅日记》蜚声国际的法国导演吕克·雅盖与南极大陆有长达三十年的缘分,此次导演以第一人称视角和独白的形式故地重游。当他静立在帝企鹅群身后凝视摄像机,仿佛回望人生,令人感慨和泪目。
纪实从来不拘泥于形式,有温度的故事总能穿透银幕,温暖人心,这或许就是纪录片存在的意义。
阅读原文
作者丨罗薇(作者为欧宝官方-(中国)网站首页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丨文汇报
编辑丨钱梦童
编审丨戴琪